科技新闻
2025-09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处推出成果转化新举措:“大沙龙”搭台,“小沙龙”架桥——“枫林科技沙龙”第二期成果转化专项交流会成功举办
聚焦核酸药物递送,共话LNP技术临床转化新路径值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枫林科技沙龙”(“大沙龙”)成功举办20期之际,为全面提升转化服务能级,医学科研处正式推出成果转化新举措:为解决未被满足的转化需求,以“精准匹配”为核心,在“大沙龙”之后,定期举办专项交流会(“小沙龙”),通过定制化“小沙龙”架桥链接各方需求,闭门自由交流的形式,持续构建“无忧”转化生态,向“月月有沙龙,天天有转化”的目标迈进。2025年9月22日下午,以“新型核酸药物递送系统LNP的研发与多领域应用”为主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枫林科技沙龙”第二期成果转化专项交流会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处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承办,汉信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协办。交流会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科研处副处长陈向军主持并致辞。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科研部主任、肿瘤外科主任医师董瑞出席会议并致辞,风湿科、普外科、血液科、肾脏科、临床免疫与过敏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临床专家,以及来自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研究员辛昌昌、程明睿出席会议。本次交流会汇聚了来自医
2025-09
祝贺!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彭勃教授入选2025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研究员
2025年9月5日,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Asian Young Scientist Fellowship, AYSF)正式公布2025年度的12位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研究员(AYS Fellow)名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彭勃教授成功入选。其余入选的青年科学家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此次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研究员评选旨在鼓励创意与变革性的研究,彭勃教授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的研究脱颖而出,获得组委会高度评价和认可。彭勃,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高层次人才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负责人。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脑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负责人,上海市领军人才,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获得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华夏医学科技青年奖等荣誉。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胶质细胞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神经细胞分会副会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2004至2008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生
2025-09
复旦上医粟硕团队Cell发文:全球首次绘制哺乳动物高分辨率微生物图谱,带着“地图”追踪微生物与耐药基因
2025年8月26日晚(北京时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粟硕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发表题为“Extensive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of pathogen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mammals neglected by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公共卫生监测忽视的哺乳动物中病原体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广泛跨物种传播)”的研究论文。哺乳动物不仅包括人类,还涵盖伴侣动物、家畜以及野生哺乳动物等,构成了多样而复杂的宿主体系。这些宿主体内,特别是消化道中,存在着高度复杂且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多数微生物与宿主呈共生或中性关系,在营养代谢、免疫调控和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整体上被称为“微生物组”,构成了宿主重要的内部生态系统。因此,“哺乳动物微生物组”是指不同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全部微生物群落的总和。其中部分微生物及其功能元件(如ARGs)能够在不同宿主间发生跨物种传播。所谓“
2025-09
复旦脑院郑平团队发现外周血皮质酮参与场景唤起成瘾记忆的新机制
近期,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郑平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发现外周血皮质酮参与场景唤起成瘾记忆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Corticosterone Contributes to Context-Triggered Retrieval of Morphine Withdrawal Memories by Acting on Basolateral Amygdala Neurons Projecting to Nucleus Accumbens Core(血清皮质酮通过作用于投射至NAcC脑区的BLA神经元参与场景提取吗啡戒断记忆)”为题于2025年8月23日在线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郑平指导的研究生曹紫玄、文雅娴为共同第一作者,郑平、来滨、陈明为共同通讯作者。药物成瘾是全球普遍存在、危害严重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成瘾的核心特征是强迫性药物寻求与使用。针对药物成瘾者离不开毒品的现状,临床已建立多套标准化脱毒方案,可有效缓解戒断综合征并阻断强迫性用药行为循环。然而,药物戒断者即使长期保持脱毒状态,仍面临复吸风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当脱毒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