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关于组织申报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前沿与交叉技术领域”项目的通知

2025-09-09

关于组织申报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的通知

2025-08-25

转发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迈瑞专项申请指南

2025-08-07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揭榜任务工作的通知

2025-08-07

关于组织申报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技术标准”项目的通知

2025-07-25

关于组织申报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元宇宙”项目的通知

2025-08-21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21期“枫林科技沙龙” 成果转化路演项目征集通知

2025-06-27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20期“枫林科技沙龙”诚邀各界人士参与

2025-06-11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20期“枫林科技沙龙”成果转化路演项目征集通知

2025-04-27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征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通知

2025-03-11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18期“枫林科技沙龙”诚邀各界人士参与

2025-02-19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18期“枫林科技沙龙” 成果转化路演项目征集通知

2025-09-09

与上海淳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外协合同(GS2025YKC-035)校内公示

2025-09-03

2025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被提名人公示

2025-08-27

与艾康纬(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外协合同(GS2025YKC-034)校内公示(已结束)

2025-08-26

关于2025年度“曙光计划”推荐名单的公示(已结束)

2025-08-25

202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已结束)

2025-08-25

与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外协合同(GS2025YKC-033)校内公示(已结束)

2024-12-07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17期“枫林科技沙龙”南京生物医药谷专场诚邀各界人士参与

2024-11-27

相辉高端学术讲坛——铜系元素精准识别:分离提取、安全防护与资源化新策略 ​

科技新闻

09

2025-09

祝贺!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彭勃教授入选2025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研究员

2025年9月5日,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Asian Young Scientist Fellowship, AYSF)正式公布2025年度的12位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研究员(AYS Fellow)名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彭勃教授成功入选。其余入选的青年科学家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此次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研究员评选旨在鼓励创意与变革性的研究,彭勃教授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的研究脱颖而出,获得组委会高度评价和认可。彭勃,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高层次人才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负责人。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脑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负责人,上海市领军人才,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获得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华夏医学科技青年奖等荣誉。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胶质细胞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神经细胞分会副会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2004至2008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生

09

2025-09

复旦上医粟硕团队Cell发文:全球首次绘制哺乳动物高分辨率微生物图谱,带着“地图”追踪微生物与耐药基因

2025年8月26日晚(北京时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粟硕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发表题为“Extensive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of pathogen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mammals neglected by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公共卫生监测忽视的哺乳动物中病原体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广泛跨物种传播)”的研究论文。哺乳动物不仅包括人类,还涵盖伴侣动物、家畜以及野生哺乳动物等,构成了多样而复杂的宿主体系。这些宿主体内,特别是消化道中,存在着高度复杂且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多数微生物与宿主呈共生或中性关系,在营养代谢、免疫调控和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整体上被称为“微生物组”,构成了宿主重要的内部生态系统。因此,“哺乳动物微生物组”是指不同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全部微生物群落的总和。其中部分微生物及其功能元件(如ARGs)能够在不同宿主间发生跨物种传播。所谓“

09

2025-09

复旦脑院郑平团队发现外周血皮质酮参与场景唤起成瘾记忆的新机制

近期,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郑平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发现外周血皮质酮参与场景唤起成瘾记忆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Corticosterone Contributes to Context-Triggered Retrieval of Morphine Withdrawal Memories by Acting on Basolateral Amygdala Neurons Projecting to Nucleus Accumbens Core(血清皮质酮通过作用于投射至NAcC脑区的BLA神经元参与场景提取吗啡戒断记忆)”为题于2025年8月23日在线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郑平指导的研究生曹紫玄、文雅娴为共同第一作者,郑平、来滨、陈明为共同通讯作者。药物成瘾是全球普遍存在、危害严重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成瘾的核心特征是强迫性药物寻求与使用。针对药物成瘾者离不开毒品的现状,临床已建立多套标准化脱毒方案,可有效缓解戒断综合征并阻断强迫性用药行为循环。然而,药物戒断者即使长期保持脱毒状态,仍面临复吸风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当脱毒者进入

09

2025-09

《自然-通讯》:基因编辑恢复耳聋模型听力 中韩合作带来基因治疗新希望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教授团队与韩国首尔大学医院Sangsu Bae、Sang-Yeon Lee教授团队展开国际合作。合作双方于8月5日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PAM-flexible adenine base editing rescues hearing loss in a humanizedMPZL2mouse model harboring an East Asian founder mutation”(PAM灵活的腺嘌呤碱基编辑技术恢复携带东亚始祖突变的人源化MPZL2小鼠模型的听力损失)的研究论文。该成果揭示了PAM灵活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可挽救携带东亚始祖突变的人源化MPZL2小鼠模型中的听力损失,为遗传性听力损失提供了潜在的精准治疗策略。舒易来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著耳聋是最常见的感官障碍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患有致残性听力障碍的人数约4.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其中2600万为先天性耳聋患者。新生儿耳聋的发生率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