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徐文东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原创“移花接木”技术让中风患者的偏瘫肢体“动起来”
2024-06-26 128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和顾玉东院士领衔的“创建外周-中枢通路修复肢体运动障碍的重大技术突破及理论创新”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余年潜心钻研 中国首创偏瘫治疗方案

脑中风,包括脑梗、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是近年来重要的健康杀手。它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急性期带来的生命危险,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度过急性期以后的后遗症更是重大的医学问题。其中,一侧肢体偏瘫可以导致患者失能、丧失行动能力,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健康负担。据统计,我国这类患者已经达3000万。进入慢性期后的偏瘫肢体功能的重建一直是世界级医学难题。

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领衔的多学科团队,20余年紧盯肢体功能恢复这一方向,持续、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源头创新的偏瘫治疗方案。

传统对于偏瘫肢体的治疗方法一直注重如何恢复损伤的半球。团队经过长期研究首次提出,如果避开损伤半球,转而开发健侧半球的潜能,可以通过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的显微外科手术,将瘫痪上肢的神经连接至同侧健康半球,能够实现给偏瘫肢体“换大脑”。这一全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后取得了巨大成功,患者多年的“瘫痪手”在术后成为“可用手”。相关标志性成果2018年发表于国际医学界顶级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是该刊第一篇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外科新技术原创论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年评选十篇“颠覆性(Game Changer)的、具有最重要医疗意义”的“最受瞩目研究”,该成果位列2018年“最受瞩目研究榜”榜首,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医学领域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显微外科手术: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

这一“左右互换”的独特手术方式,还为窥探大脑的奥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传统认为,成年人的大脑是基本固化的,一侧大脑控制对侧的肢体。徐文东教授团队发现,“换中枢”这一方式,可以诱导成年人的大脑不再固化不变,转而出现大范围的“功能重组”,即“脑可塑”,从而实现“一侧大脑半球同时独立支配双上肢”,并且发现了脑可塑的“关键期”。这些成果也大大推动了脑科学理论的发展。

目前,徐文东教授团队已建立了从术前评估、到手术方式、术后康复等在内的系列标准,发表了临床实践指南。此外,团队还研发了专用手术器械,开发了配合神经移位手术的医工结合的高功能假肢及外骨骼设备,由此建立了覆盖“伤、病、残”等常见病种、并联合治疗及康复的“肢体功能重建”新学科。以全国学会为载体,该团队已经建成了全国联合治疗康复网络和专病联盟,将“中枢-外周-中枢”的等多种手术和康复新理念推广到全国。

成果前期获得了首个医学类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最新技术已通过多种途径推广到全国,并下沉到区县级医院,造福全国偏瘫患者。欧美多个国家的医疗中心学习并且应用了中国原创技术,同时徐文东教授团队的精湛技术也吸引了众多国外患者来华就诊,产生显著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2023年10月,徐文东教授入选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成为“新基石研究员”中少有的外科医师科学家。同年,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徐文东教授也作为唯一的外科医师科学家,入选首批“复旦大学相辉学者”,引领学科新发展。

一个患者回归生活 就是一个家庭获得新生

老陈是在上海一家老字号酒店的高级厨师,家里的顶梁柱,五十岁出头年纪,辛辛苦苦刚刚把儿子送进大学,却因为长期的劳累工作,两年前脑出血,在医院ICU住了一个多月。虽然生命无忧,却遗留了偏瘫后遗症,右手肩膀无法抬起、胳膊不能伸直,手掌无法打开,他最拿手的颠勺炒菜动作无法完成,只能离开工作岗位,不仅家里收入大幅下降,还需要老伴长期照顾,无法生活自理,负担很重。发病以来,老陈天天着急万分,却始终找不到能够恢复功能的好办法。一年前,看到电视上在播放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团队的左右颈七交叉移位术可以恢复手功能,非常激动,第一时间赶到徐文东教授诊室面诊,徐文东教授仔细评估其功能状态后,对他的恢复给予信心:“我们争取能让你再做出拿手菜!”老陈激动万分,第一时间预约了床位,接受了左右颈七交叉移位术。术后,徐教授悉心安排了康复团队对接,给老陈全程的康复训练和指导。老陈惊喜的发现,术后1个月,手的肌张力降下来了,术后3个月,肩膀能抬起来了,术后6个月,胳膊能伸直了。在做了一年多的康复训练以后,老陈的手能够自如的打开、握拳,终于能够再做出自己的拿手菜!回归工作后,家里不仅如释重负,经济来源也有了保障,回来复诊时,老陈感激的说“是徐文东教授团队给了我重新生活的机会!”

谈到这个病例,徐文东教授感慨说:“脑卒中的发病率年轻化,正值壮年的患者对事业和家庭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是一人中风,全家‘发疯’。对这些病人,我们要更加用心,用最好的技术让他们尽快恢复功能,回归生活和工作,这样帮助的不仅仅是一个病人,还可能帮助了一个家庭。”

中国原创手术走出国门 造福世界偏瘫患者

徐文东教授诊治的病人中,有一位从德国专程赶到上海来治病的一位脑瘫患儿。桑德拉的儿子菲莱克斯出生时脐带绕颈造成大脑缺氧,生下来不久后被诊断为脑瘫,左侧上下肢呈痉挛性偏瘫。左手臂轻度屈肘、屈腕、拇内收畸形,左手完全丧失抓握能力,生活起居依赖于母亲桑德拉的悉心照料。桑德拉在德国想尽办法,多方求医,只能实施康复保守治疗及肉毒素注射治疗,改善不明显。曾做过记者的她,关注起了医学界的专业媒体。经过检索,桑德拉查阅到了上海医生顾玉东和徐文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健侧颈神经移位术治疗上肢痉挛瘫的临床试验》,此后又查阅到了综述《神经交叉移位术让瘫痪手重获新生》,桑德拉激动万分,随即联系了德国众多医院,并联系了综述的作者,她得到的回答是,要么去美国治疗,那里有受过培训的医生,或者更直接,去找这个手术的首创者——来自华山医院的顾玉东院士、徐文东教授团队。“这是能救我儿子的唯一希望,既然是中国医生的首创,手术一定要到中国来做!”来自德国的桑德拉说。

桑德拉带着5岁的儿子来到中国寻医。达到上海后,徐文东教授团队马不停蹄,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后,制定了手术方案,在院方的积极协助下,菲莱克斯顺利入院,顺利开展了手术。手术共历时约3小时,术中出血仅25毫升,非常成功。在病房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菲莱克斯恢复平稳,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地了,而且左侧上肢肌张力下降明显,痉挛程度大幅改善。术后第4天,桑德拉惊喜地告诉医生,菲莱克斯原本屈曲挛缩的左手臂可以主动伸直了,原本僵硬的手腕和手指也可以慢慢张开。术后一周,徐文东团队为菲莱克斯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团队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教给他们一套自行研发的训练操,叮嘱他们回国后要好好康复锻炼,以便进一步缓解患肢痉挛、促进神经再生和肢体功能恢复。术后,小菲莱克斯的左手功能持续改善,健康成长。

自这一中国原创技术问世至今,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以及各国顶级医疗机构的进修医生越来越多,中国原创的手术技术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造福全世界的广大偏瘫患者。